圖為鹽月桃甫(186-1954)所繪,鹽月桃甫是與臺灣淵源深厚的美術家,他和有臺灣美術之父美名的石川欽一郎共同籌組「臺灣美術展覽會」,深刻影響臺灣的美術發展

西元1938年,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的泰雅族少女サヨン,為歡送日籍教師田北正記(其同時亦為駐在所之警察)入伍,自願為其搬運行李,卻在行經一處圓木橋時,因遭遇惡劣的颱風天候,失足跌入溪中,遭激流吞沒.....

「蕃社為悼念她的死亡低唱〈想念沙雍〉的悲歌,三年後的一九四一年,高砂族青年團慰問學藝會在台北召開,再會上,利約亨社代表們唱出這首哀歌。
當時的長古川清總督十分感動,立刻鑄造一口『愛國少女沙雍的鐘』,通過他的哥哥送給蕃社,族人把鐘安置在檜木造的小學鐘樓,每日讓沙雍的鐘聲響遍山谷。」------黃文雄著,締造台灣の日本人,頁236。

然而當日軍遭美軍打敗而宣告無條件投降,國民黨軍隊以戰勝國姿態進駐臺灣後,沙雍之鐘隨即去向不明,台北州知事為沙雍豎立的紀念碑也慘遭破壞,愛國、沙雍、昭和等文字通通被刮除,顯見所謂的國民革命軍打不過日本皇軍,卻只能對無生命之物體洩憤的可笑幼稚行徑(此事也常見於許多急統團體場合,將阿扁布偶插滿大頭針或用細繩上吊)。到了現在,還有台北縣長周錫偉破壞高殺義勇軍紀念碑此等情事發生,可見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某些族群的人就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歷史記憶。

如今,沙雍之鐘及沙雍紀念碑均已重建。

入口處有鳥居型態的建築

圖片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沙雍的事蹟後來被拍成電影,片名就是《サヨンの鐘》,由李香蘭主演

片頭有沙雍趕豬、鴨的純樸模樣,最後豬隻鴨群也為沙雍送行,場面哀戚感人。


沙雍後來成為愛國的象徵,〈沙雍的鐘〉也在東亞地區各處傳唱

〈沙雍的鐘〉後來以原曲改編為〈月光小夜曲〉,眾多老牌女歌星唱過,王菲也曾翻唱過。

在台灣某一個山地小學裡,泰雅族孩童們將沙雍的故事演成話劇,十分的生動有趣



以wiki搜尋「莎韻的鐘」,會發現蠢左為此一詞目編修的內容,通篇就是批判「莎韻的鐘」被日本軍國主義利用。 好歹「莎韻的鐘」至少還是個真實故事,且到了今日,莎韻的後人及其他的關係人也還緬懷著莎韻,總比一個完全捏造出來的雷鋒強得多。

「莎韻的鐘」,曲調雋永,填詞優美。儘管國民黨來台後導致無數歌曲被禁唱,「莎韻的鐘」或「月光小夜曲」卻不受影響。隨便在網路上搜尋一下便可發現,許多人自長輩聽聞此曲後,深深為她著迷。


       
歌詞中譯
        狂風暴雨吹襲過   高山與河谷洪流衝擊危害著 圓形獨木橋
        是誰在橫渡過橋   青春美麗的少女  似豔麗般的紅唇 啊 ~ 莎韻啊
        師為帝國大聖戰   英勇將出征  尊師重道的女孩
        抱思慕情懷    背負著恩師行囊 邊走邊爽朗高歌 
        陣陣風雨襲捲來   啊 ~ 莎韻啊
        暴雨激流知道嗎   可憐一枝花無情悲慘就消逝
        迷濛水幕中  蕃社鄰近森林裡 小鳥啾啾號悲鳴    為何妳還不回來 啊 ~ 莎韻啊
        清純可愛美少女   吾等秉真誠令誰都哭乾了淚   何嘗忍得住
        南方島嶼的蕃社   落日餘暉黃昏時鐘聲響徹穿雲霄   啊 ~ 莎韻啊



縱使莎韻的故事被利用來宣揚政治思想罷了,「莎韻之鐘」也比子彈怎樣都打不到的楊蕙敏四行倉庫或太原五百完蛋的人有美感得多。同樣是要宣揚愛國思想,總是以美為出發點的大和民族還是比支那民族強得多。

相關報導:莎韻之鐘研討 重返南澳歷史現場
延伸閱讀:陳凱劭的BLOG     http://blog.kaishao.idv.tw/?p=1152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79)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679/tony067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uelHuang07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